“平’’即平衡的道理,即点、线、面整体的统一,原指字的笔划布置结构。“圆”,中国讲九宫八面,字要有空有实,八面俱全,气到力到,面面威风,九宫 是向心的,八面是离心的,圆即离心和向心的统一,讲九宫八面也是避免分散和局促不展。实际上,这联系到我们的造型和用笔。“留”主要是对精神而言的,它是 存在的意思,如颜真卿的字,他用笔是由点来组成线的,很着重质感的追求,我们写生中应当有这样的要求,有些物象用笔要注意巧,速度、流畅;有些就应当拙, 缓慢而结实,片面流畅会华而不实的。中国画这方面的经验极其丰富,如“山水用墨须毛,毛者气古而味厚”,我们有时不理解这种道理,所以在表现方法上都流于 公式,缺少对自然的研究,或者是大笔一挥,盲目追求气势,实际上表现力很差,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重视“用笔”。
物体的前后不同,质感不同就应当有不同的笔触,有些要加强塑造力的就可用平顶笔,有些纤细的就应当用小笔,用笔的气势和物体的组织都有很大关系。水粉 画无论是立体画法还是平面画法。都是十分讲究用笔的。讲究用笔还可以锻炼全面的观察习惯,一笔能解决形、色、体最好,有时画子几十笔也未必表现充分,这与 观察理解关系很大。有时我们觉得一张画画得很不错,但总感到不大爽快和准确,似乎很吃力。这就是不重视表现的技巧,这也会影响画面的耐看,也会影响画面的 艺术质量。在风景画中特别是画树,最能看出用笔的态度和用笔的功夫,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引起大家对用笔的重视,也是共勉。
四、色彩学对大自然中的色彩现象作了许多极其细致的科学分析,但是,为了把一些主要的问题更突出地进行研究,因此本节除简要地介绍一般色彩学的术语常 识而外,将重点研究色彩实践的几个重要规律,如色彩的冷暖对比规律,纯度对比规律,明暗对比规律,这些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对水粉画写生是极其重要的。
1、关于色彩学的一般常识:
从红、黄、橙、绿、青、紫六种标准色相互调配的结果,会产生红橙、黄橙、黄绿、青绿、青紫、红紫六种中间色或推至上百万种为数惊人的色彩,在色彩学上把这种色彩的区别叫做色相,培养识别色相的能力是表现色彩的关键。
上面说的六种标准色的色彩明度是不同的,黄色最强,紫色最弱,每种色彩的明度都有不同,或强或弱,这种明度的强弱就造成了色彩的明度对比。
从冷暖来看,有些色彩的冷暖区别很明显,如黄、红、橙是暖色,青、紫、绿是冷色,也有些色彩的冷暖区别比较细微如:黄绿与蓝绿,如红紫与青紫等等,但 每一个色彩都有这种冷暖的现象,或者是冷暖的倾向。冷暖对比也就是补色对比,如三原色中的黄与紫(红加蓝产生紫),红与绿(黄加青产生绿),蓝与橙(黄加 红产生橙)这都是补色对比。冷色与暖色相邻时会产生相互斗争而使颜色更鲜明,通俗的说也就是两个性格相反的放在一起,会更加表现出各个性格的特点,这就是 补色对比或是冷暖对比。
色彩还有鲜明色彩和灰调色彩的复杂变化,这就是色彩的纯度,或叫饱和度,也就是正色。在色彩中达到饱和状态(纯度较高)的有鲜红、朱红、群青、柠檬 黄、鲜紫、翠绿等。这些纯度较高的色彩和灰颜色相配列就会产生色彩的纯度对比,如红和灰并列,红色就更红,灰色就更灰,相反相成。
2、关于认识与表现色彩的几个规律:
我们如何从一般色彩的原理而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色彩关系是从下面三个方面构成的。首先是物体的固有色。固有色在间接光里鲜明,在 直射光底下光线越强固有色会减弱,并且色相也发生变化。反光弱的物质固有色强,如呢料布匹等等,而反光强的物质会受到周围色彩影响使固有色减弱,例如金 属、玻璃等等。固有色在距离视点近的时候较鲜明,距离远的时候就减弱,但一般地说,色彩的变化总是与固有色相关联的。
其次,色彩的变化与光的投射有很大关系,物体受光后会产生明暗与色彩。光有很多种类,但基本上不外于暖光或是冷光,这种光投身在物体上由于不同的空 间、环境,和质感的差别,会形成色彩的复杂变化。第三,色彩的变化与物体周围的色彩影响有联系。因为一切物体都是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的,因而观察色彩时,就 要从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色彩影响来研究,有时这种影响显著,有时这种影响微弱有时影响到局部,有时影响到整体,这都和每个物体不同的吸光和反射光的性能有 关。
如何正确地观察和表现出客观物象之间的色彩变化呢?一般地说,除去色相对比的观察外,可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