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谈水粉写生诸问题(2)
二、写生的方法随着各人实践经验的丰富是会改变的,所谓熟能生巧。因此谈方法应当是抓住几个关键,避免泛论。 1.构图: 无论静物、风景、人物画都有构图的要求,这不仅是美的法则问题,而且也是体现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的形象化。这包括了每一个人自己的审美观、构思和组织能力。 中国的传统绘画特别讲究构图的学问,我们要在进行习作的时候就开始重视构图的选择和研究,来培养和启发我们的构思能力,这和创作的关系很密切。否则,容易把水粉画仅仅看成是一种技术学习,而把基本练习与创作的关系对立起来。 中国画的经营位置、布局、章法、其目的亦在于意匠、意境的探索。齐白石画的两只小鸡就好像在说话,画两支兰花题曰“对语”。古人画树也如此,一大加一 小是“扶老”,一小加一大是为“携幼”,老树须婆娑多情,幼树窈窕有致,群树有如人之聚立,互相顾盼,充满了对生活的真情,有健康的情趣。对客观事物的艺 术处理应当在写生中培养起来,“江山如画”就是说构入画面的景象应胜于自然,构图是有决定作用的。中国画在构图法则中所说的宾主呼应、虚实、藏露、简繁、 疏密、参差等等,是非常重要的构图法则,也就是变化与统一的法则。研究这些道理在写生时就不会无的放矢,而是目的明确,各有取舍。郭熙说:“远望之山取其 势,近看之山取其质。”这绝不是自然主义,而是更概括的取其精华了。唐代王维在山水论中说:“观者先看气象,复辨清浊,定主宾之朝揖……”。从画整体出 发,定出主次。这都是水粉画写生要义。 当我们在构图的阶段,一定要对物象进行分析研究,什么地方是我们要强调的,什么地方是须要省略的,这里包含了作者自己的审美观点与艺术观点。一张画有 一定气氛还不够,一定的思想意境是更深一层的东西。如俄国19世纪风景画大师列维坦的作品,看了之后能使人联想起许多动人的故事,他画了帝俄时代被放逐劳 役的人们所经过的小道,他画了农民女儿为了反抗地主迫害而投河自杀的一条“深幽”,他的“金黄色的秋天”或者是雪景,都充满了抒情诗意,而且激起了人民的 爱国主义感情以及对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中国画这方面例子更多,石涛八大作品又何尝怪诞?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末遗老对当时现实不满的高 尚气节。应当研究这些,不要纯粹留恋在技术的一隅,作为艺术学习这仅仅是一个部分。 有了正确的思想,我们也要找出处理画面的手段,比较重要的如: 1)主宾的安排。 2)远近的处理。 3)实体与空间的关系。 每一张构图都有不同的要求,不可死套规律,齐白石在一张丈三长幅中,画幅最下面仅画了三只小鸡,在广阔的空间上边提上一款,这可说是疏可跑马极尽舒畅 的构图。但喇嘛画以及永乐宫、北京法海寺等处的壁画人贴人,一点空处也没有,确是密不通风,这些在构图学上是完全相反的例子,告诉我们作为艺术处理的手法 实在是变化无穷的,但不管疏密如何而画面的结构和组织都达到极其完美而严谨。陈半丁老先生有一次在谈到构图时说“疏不通风,密可跑马”。也就是说:一张好 画,即是构图空处留得很大,但整个说来,仍然是严密的整体。或者;构图极其繁密,但整个感觉并无闷塞,这种疏和密都是有机的,统一的,从构图的巧妙和精到 来说,这是很深刻的见解。齐白石的三只小鸡虽有无穷空间,确可称之为疏不通风,没有什么剪裁的余地,是一个完美而严谨的整体。 |
儿童水粉画 水粉画画法 幼儿水粉画 水粉教程 水粉知识 水粉画技法 |
- 上一篇:水彩风景画的作画步骤和注意事项
- 下一篇:水粉画的五个关键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