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领奖归来那天,恰巧是我13岁的生日。真不敢相信,我已经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了!
望着从北京带回的那束鲜花,望着那枚金灿灿的奖章,我沉思了……
双语宝宝
我是个很幸运的孩子,一出生就有了两个英语老师——我的爸爸和妈妈。当我扯着嗓子,在人世间发出第一声响亮的啼哭的那一刻,妈妈就用英语对我说了第一句话:“Don’ t cry(别哭)!”
自那以后,爸爸妈妈就只对我说英语,每天在睡觉前还给我讲一个英语故事。其实那时我一定什么也听不懂。我那固执得可爱的爸爸是那么耐心地一遍遍重复他的英语故事,因为他坚信只要对我期望得高,并用他那高期望来对待我、培养我,我就能按他的期望成长起来。
妈妈第一次发现我听懂她的话是在我六个月的时候。那天,妈妈喂我吃米糊。米糊太干了,吃了两口,我便把牙齿咬得紧紧的,不肯再吃。妈妈舀了一勺水,说:“water(水)!”我竟张开了嘴。妈妈高兴极了,便又试了好几次,只要不说“water”,我是坚决不“松口”的。这是我通过的第一次英语“考试”。
我们家还有个规定,来访的客人只要懂英语的,都得对我说英语。那时候,来我们家的多是爸爸妈妈的同事或者学生。叔叔阿姨们现在回忆起来还对我说:“我们一说汉语你就哭。”
咿呀学语的时候,我开始学英语儿歌:“Starlight,starbright,Firststarlseetonight……(星星亮,亮星星,今晚我见到第一颗星……)”
外婆开始担心了,对妈妈说:“再这样下去,孩子要学不会汉语了。”可妈妈爸爸倒不愁,他们相信我一到幼儿园就能学会汉语。他们估计得一点儿不错:上幼儿园几个星期后,我干脆不说英语了,彻底他说起了自己的母语——汉语。我不知不觉地成了一个bilingualbaby(双语宝宝)。
到现在,妈妈还保存着一盘录音带,里面有我快2岁时,分别用英语和汉语数数的录音。我用英语能顺利地数到几十,而用汉语却是这样数的: “1、2、5、8、11、18、21、29……”现在听起来,实在不好意思!
三龄琴童
我背着个大枕头,双手抱着琴谱,费力地抬起头跟阳台上的爸爸妈妈说了声“再见”,便“扑楞扑楞”往钢琴老师家跑去。那年我3岁,正是我十年寒窗练习钢琴的第一年。
那时的我,个头特别小,弹琴的时候,双手总够不着键盘,迫不得已,每回练琴,只得在屁股底下垫上个大枕头。现在想起来,便无比怜惜那小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