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鸭子儿童乐园littleducks.cn

小鸭子儿童乐园 > 故事乐园 > 成语故事 >

当仁不让

成语故事栏目主要提供成语故事大全在线阅读以及成语解释,成语故事当仁不让:“仁”,可以说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究竟何谓‘仁’?”
孔子回答说:“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即可。”子张又问:“怎样做到恭、宽、信、敏、惠呢?”孔子解释说:“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情的心叫敏;没有苛刻的心叫惠。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不能称之为人了。如果一个人承担了‘仁’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地去做,不可有半点的谦让之心。即使老师在面前,也不必同他谦让(当仁,不让于师)。”
古文部分: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当仁不让 dāng rén bù ràng

[释义]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语出] 《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正音] 当;不能读作“妥当”的“dànɡ”;不;不能读作“bú”。
[近义] 义不容辞 理所当然
[反义] 推三阻四 临阵脱逃
[用法] 凡对正义的事情自告奋勇去做;可用此语形容。一般作谓语;状语;定语。
[英译] not dedine to shoulder;responsibility

当仁不让就是指当我们应该要面对,应该要承担的责任或者有仁德的事情的时候绝对不要推脱,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有仁德的人。 

简短成语故事 幼儿成语故事 成语小故事 经典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