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鸭子儿童乐园littleducks.cn

小鸭子儿童乐园 > 才艺乐园 > 音乐知识 > 小提琴 >

演奏十大关系之 内在六大关系

小提琴内在的六大关系是:
  一、用力与放松

  很多人在演奏时从心理到身体都常常出现“紧张”状态。多年来“放松”的课题贯穿在<=\"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D0%A1%CC%E1%C7%D9%BD%CC%D1%A7\">小提琴教学之中。但对“放松”这一概念的理解却不尽一致。林耀基认为“放松就是去掉多余的力”。演奏小提琴是一种运动,运动就需要力。持琴、握弓、左右手的演奏都需要一定的力。重要的是在演奏的不同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力,用多少力。用力是否适当,是“放松”和“紧张”的分界线。

  比如运弓,弓子和右臂的自身都有一定的重量,在演奏时“弓放弦上,手放弓上”所产生的力量“1+1=2”。充分运用这两个自然重量,演奏就会省力,省力就是放松。相反,如果用了多余的力把弓子过紧地抓起,这个多余的力就会把弓子的重力抵消,两者的力量不是相加而是相减:“1-1=0”,这样演奏就会费力,就会出现“紧张”状态。由于杠杆的原理,弓子在运行时随着部位的变化,作用于弦的重力也在不断地变化,要想奏出均匀的声音,就需要手指手臂的调节,增减变换所用的力量。如果我们用的是最低限和最必要的力,这个力的绝对值再大也不能叫做“紧张”。林耀基经常对学生说:“我们所说的放松不是睡觉时的绝对放松。”而要在“运动中寻求放松”。
  “放松”的原则不仅体现在运弓上,它要体现在整个演奏大环之中,它要贯穿演奏的全过程。

  二、动与静

  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但在绝对运动之中存在着相对静止,没有相对的静止,也就无所谓运动,两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小提琴演奏中也存在着“静”的因素,抓住“静”的因素十分重要。比如左手手指按住琴弦以后就要安静下来,否则<=\"t_tag\" 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D2%F4%D7%BC\">音准将遭到破坏。保留指更要安静,不能受其他手指运动的牵连。对右手运弓,林耀基提出的“手动弓静”,弓子运动要“一直二平三稳”,都是强调了静。有时也要强调“动”,在演奏慢弓长音时,就要强调弓子的流动性。在表达音乐时更要把握动与静的统一,演奏快速流动的音群,要用冷静的头脑和安静的耳朵树立“静”的支柱;演奏慢速乐段、极慢乐章,要多体会它内在的动力。汹涌的波涛下面有静静的海底,平静的河面下面有奔腾着的暗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三、变化与稳定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由于不同音符的无限组合和人的感情的多彩,这一建筑也是变幻无穷。面对这千变万化,往往使人的演奏越变越乱,陷入迷茫。针对这一状况,林耀基提出在“变化中求得稳定”。

  节奏是音乐的轴心。节奏的均匀和准确、拍律的稳定(特殊处理除外),要像心脏跳动一样,不能出现“心率不齐”。林耀基经常提醒学生要有“松弛感觉、坚定的节奏”。音高的准确,发音的优美等,都是这一建筑的“标准件”,不管旋律如何进行,音符如何跳动,力度、音色、感情色调如何变化,这些“标准件”都是不容破坏的稳定因素。对那些单调而缺乏音乐表现力的演奏者,应该让他们注意音乐的变化。变化与稳定同样是相辅相成的,“变化中有稳定,稳定中有变化”。

  四、空间与时间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遗憾的是,乐器占有一定的空间。小提琴四条弦之间、手指与琴弦之间、同一弦上音与音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弓子的运行又有上下两个方向。所以在演奏中需要平凡地换指、换把、换弦和换弓,使小提琴演奏产生了空间障碍,正所谓“换字易冒尖,问题在空间”。这个空间障碍往往影响音符时值的准确,破坏了时间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