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器的简介(2)
琴的演奏方法和小提琴基本相同。常用于重奏和管弦乐队,也用于独奏。 响,常被作为独奏乐器,在重奏和管弦乐队中也是一种重要乐器。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一主题,是五拍子的圆舞曲,旋律柔美优雅,就是由大提琴奏出的,听来感人至深。贝多 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主题最开始就是从乐队深处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用喑哑的声响奏出,没有任何伴奏。 基础。在管弦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低音提琴通常演奏低音声部,但有时也演奏旋律。例如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第五曲《象》,由低音提琴奏出低沉雄健的旋律, 描写大象的庄重的步态,是很能传神的。 和表现力。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中间部分一段舞蹈性旋律,起先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齐奏出来,音色深沉雄浑,这一段音乐被柏辽兹称之为“一只欢乐的大象在跳跃”,然后这支 旋律又由中提琴和小提琴奏出,依次转到弦乐中音部、高音部,最后又回到低音部再次重复一遍,这样反复在弦乐各个声部上反复演奏数遍,表现了一种真正的喜悦情调。在柴科夫斯基第六 交响曲第一乐章中,第二主题富于柔情的歌唱性旋律,由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相隔八度齐奏,抒发出一种宽广而深厚的感情。 器又都可以分为更多的声部。弓弦乐器有时也可以拨弦演奏,以取得特有的音响效果。乐器愈大,拨弦所发出的音愈是宏亮。由斯特劳斯兄弟作曲的《拨弦波尔卡》就是有名的弓弦乐拨弦音 乐。弓弦乐器还可以加上弱音器使音量减弱,同时也使音色变得暗淡。乐器愈大,强弱音器的效果愈不明显;因此,低音提琴通常不加弱音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末尾处再次 由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奏出爱情主题,给人以悲剧后的苍凉感觉。 面有七个踏板,控制七种不同音名的弦,每个踏板可以使它所控制的弦升高半音或全音。竖琴是用两手拨奏的,音色清朗如水。最富于特色的奏法,是急速地先后奏出同一和弦中的各个音, 称为琶音。柴科夫斯基的舞剧《胡桃夹子》第二幕第三景中的《花的圆舞曲》有一段美妙动人的竖琴独奏,弹奏的就是琶音。竖琴在乐队中常常作为伴奏乐器,尤其是和长笛或小提琴等乐器 相结合时,音色最为和谐。竖琴也象一样,可以演奏音域宽广的多声部乐曲。它不仅是一种乐队乐器,同时也是一种表现力相当丰富的独奏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