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鸭子儿童乐园littleducks.cn

小鸭子儿童乐园 > 才艺乐园 > 音乐知识 > 钢琴 >

儿童学钢琴入门知识之跟我学弹钢琴(3)

  10:弹奏钢琴时的表情处理:

  (1) 声部程次:

  钢琴和管风琴一样,必须同时奏出几个声部并常常模拟整个乐队的效果。因此,要使一首钢琴乐曲在演奏处理上表现得当,就应让各个声部在整体中形成一定的位置关系。因此演奏者应善于随机运用各种触键的方式。

  A:对位性音乐中的声部层次

  这些声部的结合和对比方式应根据具体乐曲而定。凡是专门的主题性素材都应为主要声部。

  B:和声性音乐中的声部层次

  最简单的形式是由和弦支持的旋律或经过句。可分出三个不同的层次:主旋律、低音进行以及插入其中的和弦组成。通常在这三个层次之外还可以加上第四个与旋律部分有关的层次。

  这种四个层次组成的整体,在各类旋律及和声的组合中都回存在。以舒曼的《浪漫曲》为例,此处旋律的二重奏是由双手的拇指用全臂触键奏出的。左右两手的伴奏音型通过指力或手力触键,可以得到柔和的音色。

  A:节拍

  音乐生命力首先在于不断重复的脉动,又叫节拍。音乐的性格也是由演奏者所体现的音乐脉动的重音、规整性和速度决定。 节拍的组合形式最小单位是小节。其基本结构不外乎双拍子或三拍子。 应当严格地区分以小节线划分的小节单位和真正的乐句小节单位。前者的长度就是两条小节线之间的距离;后者的长度则是有规律地从某一点起到下一小节中相应的 那一点为止。

B:重音

  重音一般分为两大类:

  a:力度型或强力型重音

  演奏者只需要在所强调的那个音上弹得比后面的音重一些即可,这类重音总用来表现生机勃勃的音乐形象。如肖邦的《军队波罗乃兹》就要求在每一小节的第一拍上加一个强有力的力度型重音。

  (3)乐句及其组合:

  通常,一个乐句小节只包含一种音型。而当这一音型与下一小节的音型相接时,成为一完整的动机。以肖邦的《前奏曲》为例,两种音型组成一个两小节的动机:

  在一首比较复杂的乐曲中,作曲家通常通过扩展乐句或缩减乐句的手法来打破绝对均衡的乐句所造成的单调。

  (4) 不规则的重音

  使演奏富于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是运用一个特殊重音来与小节中的规则重音相冲突。

  A:不规则的节奏

  假定规则的节奏是指强拍的时值与弱拍的时值同样长或更长些,那么显然较长的音出现在弱拍位置上,这种规律就被打破了。

  在节奏强烈的音乐中,这类长音通常需要用尖锐的重音奏出,而在抒情的音乐中,应微妙细致地处理,因为延音重音本身的时值就可以产生重音的效果。

  B:切分音

  长音如紧接在小节音后面出现,可对这个重音起反射或加强的效果。

  在节奏规整的乐段中,切分是打破音乐单调性的一个好方法。

  C:特别重音

  有时,作曲家引用一个特别的重音来改变连续平稳的节奏或是来制造一种意外的效果。如贝多芬早期的奏鸣曲使用弱拍上的三个"突强音"引出第一乐章的结尾。

  (5) 力度对比

  A:情绪对比

  依靠强烈的力度对比来表现的乐曲主要是那些沙龙式的作品,这类作品中往往乐段之间就用"弱"和"强"来进行对比。

  B:细节的对比

  音和音群之间有直接的对比:

  C:直接反复

  通常一个短小的乐段被要求反复时,都要做一些变化。

  (6) 力度的细致变化

  强烈的力度对比只要用来表现激情和戏剧性的效果。但一般演奏时,应多用一些幅度教小而层次细腻的变化。如贝多芬的《奏鸣曲》上对正确和错误的力度变化有标注:

  A:高潮的各种幅度

  无穷的力度变化可以用在各个具体的乐句中。演奏者以乐曲的结构为依据,亦可以相应地改变渐强和渐弱记号所持续的长度。有时侯高潮由力度的猛然增长形成,有时是某种力量的逐渐聚合。

  B:音高变化的影响

  原则是:音高上升时要求音量渐强,音高下降时要求音量减弱。运用到线条曲折的旋律中则会得到音量不断变化的效果。

  C:被中断的高潮

  有时候,渐强后面预料要出现的高潮会突然被一个轻柔的和弦所中断。

  每当一个乐段乏味时,只要恰倒好处地运用一些"渐强"或"渐弱"手段,就回声色不少。

  (7) 速度:

  A:速度的变化

基本节奏的稳定并不是刻板。一些富强调结构规整的作品,对速度的要求相当严格。一般来说,结尾处的速度变化无论是古典还是现代音乐都被许可。

  B:自由节奏

  用了自由节奏,钢琴家就可以模仿歌唱家的抑扬呼吸来演奏抒情的旋律。如肖邦的《B大调夜曲》中的第一句:

  (8) 风格

  风格由三个因素组成的,每个因素都是优秀的演奏不可缺少的条件:

  A:表达乐谱音符时的准确性

  B:对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忠实性。

  C:演奏者自己的个性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