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考核钢琴老师
怎么考核老师 进入暑假,琴童们又要为考级而忙碌了。在社会学琴急功近利的氛围下,技术这个元素被夸大到了极致,同时离音乐的愉悦特质和文化内涵越来越远。教弹琴几乎与教打电脑一样成了一个技术性的活儿,怎么考核钢琴老师? “教钢琴就像教打电脑”、“有的人学了一辈子音乐却从来没有进入过音乐,一直在音乐之外”、“曾经上音看门的都在教琴”、“目前社会上有的钢琴教育简直是在谋财害命”……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知名作曲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晓生昨天在苏州接受记者采访时关于教琴内幕的这些“恐怖”言论足以吓退每一个琴童的家长,但是作为参与中国钢琴考级的专家,赵晓生的这些言论其实指出了钢琴教育越来越难以回避一个问题:怎么管理又怎么考核钢琴老师? 赵晓生是来苏州参加由苏州图书馆和上音苏州考级办公室主办的讲座的,这次公益性的讲座是就新修订的《上音2004版钢琴考级曲集》、针对苏州钢琴老师的一次辅导。身为考级教程的审定者,赵晓生却说“考级只是一个检验方式”。目前的现实是级别的高低与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兴趣、感觉和造诣并无必然联系,而更多的蜕变为一个技术指标。一个钢琴十级的孩子不能随便弹一个曲子,类似的情况太多了。这是考级的悲哀,“这种人其实从未真正走进音乐”,赵晓生如此评价。除了家长的盲目,中国的钢琴老师自身音乐素质良莠不齐是更重要的原因,赵晓生用“三教九流都可以教钢琴”来形容目前的混乱局面,而巨大的利益驱动则是钢琴老师大量涌现的原因。 以苏州为例,不完全的统计数字显示,大市范围有约三万人在学乐器,其中以钢琴为主。苏州一个钢琴老师讲一堂课的费用大致在60至150元之间,巨大的市场需求、高昂的学费,使得钢琴老师成为一个致富的门道。全国的情况大致相同,一位钢琴老师告诉记者,教钢琴与教别的乐器相比,更容易赚钱。 熟知内情的赵晓生教授告诉记者,钢琴老师的问题实在太大,说他们有的在谋财害命都不过分。家长花那么多钱,不是在谋财吗?教得一塌糊涂误人子弟,等于浪费人家的生命,不是害命吗?赵教授说他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目前我们对钢琴老师根本没有管理,也没有什么考核,没有资格准入,确实是谁都可以教。即便是科班出身的老师问题也不少,突出的问题是只讲技术,完全忽略了培养音乐兴趣。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即使对老师有了考核机制,会不会最后又演变成一个纯技术的指标。
|
- 上一篇:孩子几岁学琴最合适?
- 下一篇:专家谈家庭教育:学前儿童该学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