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鸭子儿童乐园littleducks.cn

小鸭子儿童乐园 > 才艺乐园 > 美术知识 > 国画入门知识 >

花鸟画创作的构思和意境

20多年的花鸟画创作和教学辅导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花鸟画的题材虽然很广泛,但要创作一件理想的作品绝非易事。下面我就怎样创作风雨牡丹谈谈亲身感受,以便和同道们交流提高。
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现实主义绘画理论,张彦远又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总之“意境”是一幅画的灵魂。
大家都知道,牡丹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花”,她象征祖国的繁荣富强。我想借牡丹花的美丽来歌颂伟大祖国的意念胸怀已久。许多人喜欢牡丹的鲜艳 和富贵,而我不是单纯以富贵和其色彩浓艳壮观而去画牡丹。我不但喜欢画牡丹,也爱唱《牡丹之歌》,“每当冰封大地的时候,她蕴育着春天的生机;在百花盛开 的时候,她把美丽献给人间”正因她饱经风雨的考验,今天才显得格外壮观,所以风雨之中的牡丹才有着特有的神韵立意。
想象中的初稿已定,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来,怎样构图、用笔用墨、以及着色等问题摆在面前。为此,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拜读了许多名家的牡丹之作,但我 要反映的画面气势和要表达的意境是从画册中无法找到的,只有深入大自然,亲身体验生活才是唯一的途径。为了掌握牡丹的生态结构,我常常到当地居民庭院去写 生,风和日丽时的牡丹姿态,满足不了我创作的需要,而风雨中的牡丹形象才是我要重点观察的对象。
风雨中的牡丹姿态动人,一花一叶,每根枝条都在摇晃不停的动感中,气势磅礴,富有诗韵和节奏。风雨中花朵更加壮观,风雨中的新老枝干,并没有被狂风暴 雨摧倒,而像钢筋一样有力支撑着红花绿叶任凭风吹雨打。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觉得自己也成了牡丹丛中的一枝一叶。当时我在现场无法写生创作,只能 尽情地仔细观察,把一切感受都印在脑海中,回到画室后迅速追记默写,反复推敲构图,便开始了创作。
南齐谢赫总结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转移模写”六法论,这是中国画创作的法宝,我为了强调牡丹在风雨中特有的精神气质,在用 笔用墨、布局设色等方面大胆地尝试:如许多画家表现雨露中的花叶时都取下垂之势,我根据主题的需要,把雨中叶子的动态取势为倾斜向上;花冠的安排有主有 宾、主次照应、聚散得当;每朵花形各异、在变化中求统一,外围的花瓣因风拂而翻背,都向同一方向展势,力争以险求稳、乱中见理,整幅构图以向上的动势统帅 画面。
在着色上,先用羊毫蘸以矾水在宣纸上挥洒不同大小的水点,突出雨意,必要时还可提悬纸张,让水自然流下,以加强效果。
花头的点染,并没有按一般程序去调色,省去了先调粉蘸洋红,而直接用胭脂调以花青,保持笔头充足的水分,顺其形势疾速涂抹,花瓣之间不有意留空,任其 自然一气呵成。为追求朦胧淋漓的效果,越向花心的花瓣依次增加花青色,或用浓墨点染,增强花冠的立体、湿润、嫩艳感。次要的花冠按空间层次推淡,可直接以 花青调少许胭脂去画,以求淡雅湿润,动势跟主花呼应,主花点蕊,次花可不点。
风雨中牡丹叶子的点染;雨中绿叶格外丰满、色泽浓重而发光,由于风吹都向同一方向翻转,但有俯仰变化、浓淡之分,用羊毫蘸足水分,以花青调浓墨,中、 侧锋并用、快速画出主叶,作陪衬的淡叶,可用藤黄或花青调淡墨点之。主体部位的浓叶可用简笔勾筋,淡叶省略。整幅画面要以淋漓的叶子表现出气势。所以必须 考虑留白布黑、浓、淡、虚、实、枯润等技法的运用,抓住一个“动”字,以动取势,突出主题。
风雨中的枝杆弯曲度大,以显露为主。这就需要穿插掩隐、疏密聚散的妥善处理。在笔墨上也要有新的突破。为此,我大胆地变侧峰为中峰、变枯笔为润笔,中 峰湿笔画出的枝条,圆润浑厚、柔中见刚、有骨有肉,才能显示其曲强、富有弹性的精神力量。因枝条多露易出现交叉,就须巧作安排,避免“井”字、“之”字、 “米”字形和平行线的出现,不论老杆新枝,都要有主有次,采取虚实、开合、避让、收放等技法妙用,每根枝条要骨法用笔,反映出无限的生机。

写意画讲究一气呵成,风雨中牡丹的表现,需要较快的速度,作画时必须意在笔先、下笔肯定、行笔果断,以色破墨、用墨补色,这样才能求得韵味无穷。当花冠、 枝、叶基本完成后,观其整体,找出不足,要在半干时补救。为了加强画面气势,又用大羊毫蘸三绿洒在浓叶部位,表现动感。为突出雨意,在画面墨色完全干后, 从背面用排笔蘸淡花青按画面需要,刷出风向雨势,这样背景的处理既烘托了主题,又使整个色调和谐统一,达到了虚实相生的效果。最后在恰当的位置题款钤印, 一幅风雨牡丹图就会水灵灵地跃然纸上。

国画花鸟 中国国画 国画入门 儿童国画 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