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引导孩子画意愿画应注意的问题
家长引导孩子画意愿画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涂鸦阶段”。大多数孩子两岁开始就愿意自由自在地涂涂画画,同时嘴里还不停地自言自语,这就是孩子画意愿画的萌芽阶段。2、3岁的孩子,绘画处于“涂鸦阶段”,表现为没有目的,动作不协调的“乱画”。不少家长看到孩子这样的作品,会漫不经心地脱口而出:“乱七八糟的,什么都不像。”甚至毫不介意地将孩子的作品扔在一边。岂不知这一句话和这一动作,便会把孩子刚刚萌发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挫伤了,甚至将影响孩子到5、6岁也失去画画的勇气和兴趣。 2.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孩子的绘画内容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必须有亲身经历和对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体验。现实生活中,许多美的事物、美的形象以其声、光、色等特征激起孩子的兴趣,促使孩子感知觉积极活动。家长要激发孩子去观察、去接触、去探索,并为孩子从物质上、精神上提供良好的条件。如有意识地让孩子欣赏大自然的景色,领略千姿百态的山川溪流;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花坛、盆景、鸟兽虫鱼等,让孩子观察不同形体的楼群、建筑物。通过看、摸、听、闻等多种渠道感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美好事物。带孩子欣赏美术作品,阅读文艺作品,都可达到使孩子活跃思维、引起联想、产生想象并进行创造的目的。尤其对于那些具有特殊绘画才能的幼儿,家长更应该注意引导和培养。 3.欣赏及讲解作品。在孩子画完一幅画后,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欣赏他的作品,并加以提问,引导孩子对作品进行讲解。让孩子讲解作品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可以补充画面不完善、不连贯的内容,使作品充分反映他的主题思想;二是可以引深画面内容;三是可以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四是能够使家长了解孩子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理解水平,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愿望,为制定下一步学习计划作好准备。 4.切忌责备。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画面上的某物体比例失调,或横不平、竖不直就责备孩子。其实,孩子的画中表现出的稚拙、粗糙、比例失调是非常自然的现象,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有限所决定的,而决不是因为“笨”,所以家长在指导时应是多鼓励,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孩子绘画的自信心。 |
美术知识 |
- 上一篇:画意愿画对孩子智力发展有很大好处
- 下一篇:人物绘画教程(一) 脸部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