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幼儿画的人常常是大头小身子
为什么孩子要画这种大头小身子甚至没有身子的“蝌蚪人”呢? 首先,孩子出生之后,同他们关系最密切的是“人”。哺育他们、照顾他们、爱护他们的哪一项离得开“人”呢?所以,当孩子能够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的时侯,自然会首先画人。 其次,孩子不论画什么,都是从自己的眼光中看事物,因为他们正处在“自我中心”阶段,尚不具备较客观地观察问题的能力。试想一下,孩子还那么小,他们看人 时从来都是要仰视的。仰视看见的人,脖子自然看不见了,见到的两条胳膊也是从头上长出来的,而头和身子由于看不见脖子的联接,自然就成为一体了。在这种视 角下画出来的人当然就成了头和身子为一体的“蝌蚪人”了。 再者,孩子的画由于受心理和生理发育的限制,不可能表达非常复杂的内容,他们往往只注意引起他们兴趣的部分,并且,也只可能以简化的形式来表达,因为圆 形、方形、三角形等是孩子最初最易接受的简化形象,所以,他们画的头也就常常是一个大圆圈,胳膊和腿及身体不是被画成几个长方块就是画成几条长线。 这是一幅早期的“蝌蚪人”作品:只有头和四肢,这是因为孩子把头和身子看成了一回事儿。 对待孩子所画的“蝌蚪人”,也同样不能一概否定,一定要看孩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画出来的。如果是从涂鸦期和象征期开始时侯的涂涂画画中显出了人形,那 么,您应该特别为孩子高兴,因为这是孩子进步的具体表现。当孩子开始指着这些稀奇古怪的人物说:“这是爸爸”,“这是妈妈”时,要特别鼓励孩子讲自己的 画,尽可能地启发孩子多讲多画,这将大大有助于手的发展,让他们尽快地进入图式期,尽早地接受进一步的画画辅导。如果孩子已经四五岁甚至更大一些时,还只 会画“蝌蚪人”,那就需要家长特别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了。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开阔孩子的眼界,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其次要多鼓励孩子大胆地表现自己。一个眼界 开阔、观察细致又敢于大胆表现的孩子是不可能两三年左右总停留在画“蝌蚪人”的水平上的。 这幅则属于后期的“蝌蚪人”作品:这时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前图式期,但因为画人时是从头部开始画的,而孩子往往将开始画的内容画大,所以他们画的人物仍然是大头小身子,而且动作也显得比较呆板的。 |
绘画知识 少儿美术 幼儿绘画 美术 儿童美术 美术知识 |
- 上一篇: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 下一篇:美术的概念和种类